今年6月,笔者随《中国冶金报》组织的新闻采访团来到正在兴建的唐山曹妃甸工业园区,深切感受到,一座现代化的新型钢厂将在河北大地上矗立,这里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来自全国各冶建公司的建设工人夜以继日的工作,全岛处处是工地,到处车水马龙,他们正以新的时代新的豪迈情怀抒写新的现代钢企的新篇章。
曹妃甸是个小岛,距北京220公里,相传是唐代李世民的一位曹姓妃子路过此地死于岛上,建一座曹妃庙而得名。首钢为了奥运会,为了北京上空的天更蓝,污染更小,顾全国家的大局,实施搬迁到曹妃甸,做出了特别大的牺牲。据介绍,首钢从2007年底开始压缩北京地区400万吨钢产量,陆续停止了四号高炉、二号高炉、四台烧结机、第三炼钢厂及相应的轧钢车间的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奥运会期间污染物的排放。首钢现有职工8.3万人,从2005年~2010年北京钢铁主流程全部停产,共需分流安置6.47万人。在钢厂拆扒期间,有记者采访了第三炼钢厂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工人,他说,钢厂是经过首钢几代人的努力,花巨资兴建起来的,现在要拆了,心里真不是滋味,15年钢厂生产的钢能建340多个“鸟巢”,钢厂就是我们的“巢”,岗位就是我们的家,可为了奥运会,为了北京的蓝天,我们的牺牲值得。厂党委书记说,我们做出的牺牲和奉献是光荣和神圣的。
自从国务院批准首钢搬迁调整方案以来,首钢按照“从突围求生,建设新世纪新首钢”的设想,一步步实施自己的设想。他们在河北先后成立了迁安、首秦、京唐三个公司,更把重点放在京唐公司的位置上,其中曹妃甸就是重中之重。曹妃甸是个小岛,建设用地不够,他们吹沙造地,向大海要空间,使曹妃甸小岛扩大了几十倍。为了打造1000万吨的新型钢铁基地,新上的两座高炉都达到5500立方米,为国内最大的高炉,世界排名第五位。在建设中,突出自主创新,主体工艺设备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220项,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占三分之二以上。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基本实现废水、固体污染物零排放。
曹妃甸工程从2007年3月开工建设,已有国内十几个大型的冶建公司投入大批人力物力,在这个海上小岛展开了气势磅礴的决战。据接待我们的工程指挥部人员介绍,曹妃甸工程已进入结构施工和设备安装阶段,高炉马上要封顶,焦炉要点火烘炉,2250轧机设备安装已进入尾声,第一期工程预计在今年11月建成投产,形成480万吨的生产能力。这位负责人欣喜地告诉记者,不久的将来,你会看到一座现代化的新型钢厂将矗立在曹妃甸这个小岛上。
采访结束,笔者预见到,茫茫大海上,一个千万吨级的钢厂将在此显现,这不是天方夜谭,这已是现实。
这正是:昔日妃子今何在,此地不见曹妃庙;吹沙造地创奇迹,风流人物看今朝。 (中钢四川公司 唐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