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留言本 
 
会员登录
账号:
密码:
当前分类  
站内搜索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24小时太阳报》访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

发布时间:2008-08-17   点击率:1273
“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的5—10年内成为建筑机械生产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53岁的詹纯新——中国中联重科集团董事长兼CEO,在谈到他于1992年贷款50万元人民币创立的这家企业的发展前景时,脸上流露出亚洲人那种典型的平静与微笑。直到目前,中联重科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从它在中国湖南长沙的基地开始创业,15年间中联重科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成为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及中国政府倡导“走出去”战略的企业先锋。这一战略被外界解读为中国的“共产主义3.0版”,即处于第三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所以作为企业家的詹纯新被选为中国的人大代表并非偶然。
  和中国诸多行业翘楚企业一样,直到今年6月份之前,在意大利几乎无人听说过中联重科这个名字,事实上它在中国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企业,有1.3万名员工,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其销售收入达到13亿美元。它对意大利CIFA公司的收购,交易价超过5亿欧元,其中中联重科出资60%,其余的40%由弘毅、高盛、曼达林投资基金共同承担。该交易是中国企业在欧洲第二,意大利第一大的收购行动,预计将在未来一周之内完成并会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比预定的90天时间提前了许多。
  为了推进双方企业的融合,作为一个探路者,詹纯新带领十名中方经理来到意大利,并第一次接受外国媒体的采访。他表示:按照中方的意愿,双方的融合应在今年底完成,这将为我们未来的其他收购行动提供经验。这是一次话题广泛的采访,通过采访我们看到了一个重要的中国企业掌舵人眼中的全球化理念及其跨越长城(意为走向海外,参与国际竞争,译者注)的大跳跃式发展,这也是其他中国企业集团准备推行的发展战略。
  记者问:您认为中联重科未来应采取何种发展模式?
  答:目前我们的目标是企业全球化,为了适应这一新的挑战我们对企业进行了彻底的重组。主要为两个阶段:和过去不同的是,如今我们的企业集团拥有众多独立、产品不同的业务部门,为了保持在中国的行业领先地位我们在国内市场采取了一系列的收购行动,2008年上半年我们就并购了三家企业。从2007年开始推行的国际化战略是我们第二阶段的核心内容:通过收购国外企业,对各业务部门进行产业整合。一旦我们完成对旗下所有业务领域的整合,我们将真正成为全球化运营的公司。
  记者问:CIFA是否是贵公司第一次海外收购,这次收购正是您推行的全球化战略的体现?
  答:是的,我们的目标是首先通过与CIFA的融合积累经验,为未来采取其他的收购行动提供借鉴。
  记者问:能否介绍贵公司计划的时间表?
  答:在未来的3—5年我们集团公司大部分的业务领域都要实现全球范围的运营目标。收购CIFA,对我们来说,是指导我们下一步行动的一个探索、一个样板,所以对我们非常重要。CIFA在混凝土机械行业世界排名第三,中联重科排在第五位,两家联合起来产值将成为全球行业老大。
  记者问:中联重科的发展模式是否是一个独特的方案?
  答:我们是中国建筑机械企业中第一家用这种模式进行收购,但其他行业的中国企业也将会仿效这种模式。
  记者问:您认为在未来的几年中国企业是在国内投资更多还是在海外投资更多?
  答:中国企业“走出去”还仅仅是开始,大部分企业主要还是在国内投资,但当他们具备一定的实力,他们将会积极在国外投资。我认为新兴发展国家的这种趋势与步伐将会越来越快。
  记者问:目前的次贷危机是否将使这种趋势有所减缓?
  答: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我认为对新兴国家的企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如美国及欧洲企业大。例如中国经济迄今为止还未受到次贷危机的打击,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仍然保持在较好的水平,GDP及国内消费也呈现较高的增长率,中联重科仍将保持历年来的高增长,今年上半年的收入与利润再一次双双同比增长50%。
  记者问:贵公司是否考虑过通过收购CIFA来更好地利用目前全球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兴旺的大好时机?
  答:在作出这一决定的时候,我们考虑了多种因素:首先,我们与CIFA从2001年就开始合作,对它非常了解,我们知道其拥有优秀的品牌、上乘的质量、以及先进的技术,经营管理方面也做得很好,我们双方所从事的行业是一个充满巨大机遇并快速发展的行业,所以当我们得知原股东有意出售CIFA,我们对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中联重科推行其国际化战略的最好机会。
  记者问:您认为可以打开哪些市场?
  答:首先是欧洲市场,CIFA拥有稳固的地位。其次是新兴发展国家:如俄罗斯、中东、印度、南美国家。此外我们也将眼光投向了美国,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找到合作伙伴将我们的产品打入北美市场。
  记者问:文化差异是否会给双方企业的融合进程带来影响?
  答:我们两个企业之间在业务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者的企业文化在许多方面如提倡企业的社会责任、员工的忠诚、包括一些管理方式都很相似,在我与CIFA管理层的交流过程中,他们都谈到中联重科的企业文化给他们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另一方面,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入乡随俗”,所以我们应该有准备面对这种差异,做到相互尊重,我们已经加强了双方管理人员的交流。此外,我们没有解雇原CIFA员工的打算。一旦我们实现了融合,我们希望CIFA也能够达到50%的年增长,充分体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记者问:有多少中方员工派驻意大利?
  答:目前我们还没有决定,但我认为数量有限。这里我重复一点:我们认为CIFA的管理做得很好,一个良好的领导团队包括中方派驻过来的管理人员将是我们这次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双方的合作非常顺利,所以我们没有对管理层进行改组。
  记者问:为什么贵公司选择投资意大利而不是德国?
  答:意大利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及自动化技术,这两个领域对我们的行业非常重要,作为生产基地十分理想。另外它有非常完善的供应链,我们的零部件也是从意大利进口的。特别是它有优秀的建筑机械品牌,相对德国来说,意大利在某些产品上更有优势,更重要的是与我们的合作意愿也更为积极。
  记者问:作为一个中国企业的掌舵人,您如何看待未来五年世界经济的走势?
  答:肯定会面临一些困难,但是我敢肯定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同时我们对非洲的发展也持乐观态度。
  记者问:您能否谈谈自己成功的经验?
  答:我的成功是一步一步渐进式走过来的:从学生到博士,从工程师到教授,从中联重科的创始人到一个行业世界前50名的全球化企业的掌舵人。一旦认定目标,我就会奋力前行直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