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特点
电厂的设备安装与港口、矿山、民用建筑的设备安装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对起重机械的使用也有其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多次接钩、水平穿插就位
在电厂安装过程中大部分设备都必须通过接钩(俗称过马),利用起重机把设备从侧面水平穿插,通过多次接钩才能到达就位位置。因为在设备的传递过程中起重机容易出现斜拉斜吊的现象,对起重机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增加了钢丝绳脱槽的可能性。
2)经常进行高空吊装,所受载荷冲击增大
对于大型燃煤机组的锅炉受热面设备,一般采用分片、分段吊装,而在吊装阶段锅炉钢结构已经完善,从炉底提升管排容易造成管子弯曲过大,通常利用起重机把管排从炉外提升超出炉顶,再从上往下就位。管排提升到相当于二十几层民用建筑的顶部时因迎风面大,稍有风力管排就会转动,对起重机产生冲击载荷。
3)施工现场电焊作业多
在吊装过程中起重机的钩绳经常摩擦、触碰到施焊钢结构容易引起接地起弧,损坏钢丝绳而产生断丝、断股现象。
4)作业过程中容易过载
因吊装高度高、范围远,作业过程中操作司机无法看清被吊物件,司机的操作完全听从起重工的指挥,很容易造成被吊物件或吊钩绊到周围已固定的设备,使起重机受到额外负荷而造成过载。
5)作业环境复杂,交叉作业多
整个施工现场起重机伸臂林立,稍不留神伸臂就会相碰,或者高空落物砸坏起重机。
6)吊装物大件、重件多
大型燃煤机组的设备各种各样,起重机所受载荷变化大。有的物件重达几十吨甚至几百吨,有的物体长达几十米,形状不规则,因此要求起重机的负荷率较高、使用频率大、机况要好,而且起重机工况要经常改变。
2不安全因素
起重机械在电站建设期间引发机械事故的因素虽然多种多样,但根据其施工环境及其作业特点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一定规律和共性。从近年来国家电力公司统计的事故通报情况来看,发生机械事故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人为因素
在机组安装过程中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占80%以上,主要表现在:①操作人员的失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尤其在刚开始上班时还未真正进入角色,或临近下班时思想涣散;操作人员素质低,一方面对自己驾驶的机械不熟悉,领悟能力差,另一方面当操作过程中出现失控时心理素质差,没采取正确紧急处理措施,使事故扩大;②监护人员的失误,责任心不强、疏于监护,往往造成起重机碰撞周围物体;③起重指挥人员技术水平低,不了解起重机的使用性能,指挥时判断能力差、站位不正确、指挥错误而引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