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留言本 
 
会员登录
账号:
密码:
当前分类  
站内搜索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治徐工如烹小鲜: 脚踏实地走向1000亿

发布时间:2008-07-02   点击率:1588

说起中国民族机械行业翘楚,徐工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它象民族工业的一副脊梁,担负了民族工业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负重者,不容有任何的花架子。
  据了解,2007年徐工集团的营业额突破了300亿,实现利税超过20亿元。从成立时的3.3亿元到过百亿,徐工用了14年的时间;从百亿到200亿,徐工用了三年的时间;而200亿到300亿只用了仅仅一年时间。
  2015年,徐工剑指1000亿。
  这一步一步,不仅贵在路数清晰,而且贵在后劲实在。
  日前,“中国制造全国行”活动走进徐工,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先生对来访记者发出由衷感叹:“做企业和做人一样,还是要讲人品,要忘我工作,追求要不放弃。做企业也像打仗一样,不进则退,强势推进。”
  “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这是徐工人的核心价值观。小心翼翼掌握火候,不乱圈地,不乱忽悠,看准了就投,适时,适度超前,这是徐工的企业性格。
  围绕主业不弃不离 正统徐工挖掘机登场
  采访中,王民对于这次四川抗震救灾中很少见到中国挖掘机,心有隐痛,他说:“见得最多的是外国品牌,这说明了中国的挖掘机只有很少的量,还是在一个低档次、低量的水平上。这一点如果不看到的话,这是中国工程机械人的悲哀。”
  也许这个痛点早已存在,只是这次的震灾触发了而已。否则,来访记者不会听到王民给大家带来的好消息:徐工的着力点要在挖掘机上有所突破,集徐工全集团之力,用最先进的优势、最先进的体制,用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眼光,来加快徐工在大中小挖掘机的建设和发展。
  他透露,徐工已正式决定从和卡特彼勒合资了十几年的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退出,转而成立自己的挖掘机生产企业,并计划购买重卡企业进入重卡生产领域,打造工程机械的成套生产规模。新公司注册资本金暂定5000万元,首期投资2亿元,目前正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经营班子已经到位,技术人员、制造工人、制造场地已经备妥。用徐工人自己的说法,这才是“正统徐工挖掘机”,依托自己研发的专业技术储备,大中小都要干,定位是国内的最高水平,在三年之内实际销售额要有10个亿规模的提升。
  他强调说:“这么多年来,作为徐工来讲,首先就是要紧紧围绕着工程机械这个主要的发展,而不是浅尝辄止。恐怕也就是这么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激活了整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全面发展、全面创新。”

据悉,徐工已经规划了2015年企业营业额达到1000亿的盘子,这里头,大概要有700多亿由工程机械构成,覆盖工程机械全系列都覆盖,围绕工程机械这个主业,把这一口井打到十万米深。同样,还要扩展企业的零部件、液压件附件、控制系统,这都是徐工围绕着工程机械要发展的。
  加强核心技术创新 谨慎推进国际化
  据悉,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没有任何进入壁垒、完全开放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尤其在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合资、独资企业形成强烈挑战,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悉数进入中国,蓄势待发,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整体战略、技术体系这方面对中国市场的进攻和支持,另一方面,民营、改制企业也在迅猛发展,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产品同质化、无序竞争的局面日益严重。
  技术创新是打造徐工品牌的主线。徐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达到世界知名品牌为目标,加大对工程机械行业核心技术研究的投入,每年把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科研开发领域,不断完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目前,徐工拥有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23项及外观设计专利22项。公司技术中心在2007年度437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综合评比中,以总分87.8分名列全国第15位、江苏省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位。
  对此,王民并不满足,他仍有强烈的紧迫感:“虽然我们每年有很多的专利,有发明专利,也有使用专利,但是我们总感觉还有差距。中国要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首先要有创造型的企业。没有埋头苦干去研究、去搜集,恐怕我们的核心技术还只停留在专利上,这个专利有的外国人是不屑一顾的。大家就要看看,我们走的这条路是否真正的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的知识产权,在哪些地方是需要着力突破的。作为徐工来讲,既要从很多地方搞原始创新,又要注意到我们和卡特这样的世界巨无霸的差距,还是要跟踪、学习、研发、创新,在核心技术上一定要有所突破,产品不是设计出来的,是用出来的。”
  近两年,我国工程机械的出口规模每年都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工程机械出口数量庞大。有关专家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有望继续攀升。目前,徐工产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已达130多个,汽车起重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等产品不仅得到发展中国家的青睐,而且批量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徐工”品牌的影响力、认知度在国际市场大幅提升。可以说,徐工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个国际化公司的规模和实力。
  关于国际化方面的发展路程,徐工走的步伐比较谨慎:第一步,产品走出去,搞好代理商建设、网络建设;第二步,研发走出去,就是人要走出去,建立国外研发机构;第三步,企业走出去。王民解释说:“ 这可能走得频率慢一点,我们要加快,但决不盲目,不跟风。抓住任何一次机遇去做,你就能做好了。现在我们要更加务实,讲究一个实字,不见兔子不撒鹰,实才能成功。”